转眼,五月到来,依然是在上海这座摩登城市。
所不同的是有原先人们聚在一起是为了迎接,而如今是为了送行。
来华一个多月,泰戈尔终于要离开了。
对于他的离开,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但是不管人们心中是怎么想的,这场临别的宴会,所有人都挂上了一个名叫虚伪的面具。
虽然鲁寻曾与泰戈尔有过不愉快,但后来冰释前嫌。
彼时,虽然从名气和作品上,鲁寻还不如泰戈尔,但是在纯粹的文人自身领域内,不论是鲁寻还是泰戈尔都是极为骄傲的。
在解除误会之后,二人反而惺惺相惜。
觥筹交错,这一切,都在顾城的眼里。
随着汽笛声渐渐远去,原本嘈杂热闹的场景,渐渐冷却了下来。
蔡原培作为北方文人代表,对鲁寻这位南派杰出文人发出了邀请。
鲁寻犹豫片刻,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将应邀前往燕京大学任教。
酒宴已经散去,然而此次难得的聚会聚集了南北各派文人墨客齐聚一堂,蔡原培等人自然不会浪费这难得的机会,一场文会,便顺理成章的举行了起来。
劳累了月余,林徽茵难得的休闲了下来,婉拒了各方的邀请,也离开了蔡原培梁起超那个父辈圈子。
不过即便是躲到了最角落,林徽茵依然是沙龙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位。
彼时,冰芯与林徽茵作为一南一北圈内最为出名的才女,自然是惺惺相惜。趁着空闲,冰芯也是偷偷溜了过来。
“你怎么也过来了?”
“怎么?只许你偷懒,不许我耍滑么!”
“我可没说,你可别着急认啊。”听闻冰芯率真的话语,林徽茵抿嘴一笑。
正在二人往来谈笑之际,一阵醇厚而又充满磁性的嗓音从二女身后响起:“林姑娘,别来无恙否?”
虽然来人很有礼貌,但似乎忽略了一旁的冰芯。
现在年纪尚青的她性子可不是后来那么温和,不,应该说是性烈如火来形容吧。
只见冰芯挑了挑眉,正要开口。
一旁的林徽茵微一愣神,惊喜道:“青辞!”
蓦然回首,两年时光并未在顾城身上留下痕迹,那一身的气韵流淌一如当年。而在顾城眼中的林徽茵,却与两年前大不一样,原本眉间的稚气已脱,变得落落大方了起来。如果说两年前初见时的林徽茵如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那么两年后的她便是褪去了少女心的花儿,鲜艳欲滴,惹人遐思。
看着这些时日以来相交甚欢的好友流露出的表情,冰芯又如何不知,眼前的男子在林徽茵心目中的地位。
随即,眸光不着痕迹的瞥了眼徐志磨所在的位置,这些日子,徐志磨的心思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即便是泰戈尔也是这么认为的,原本,冰芯觉得,林徽茵不接受徐志磨是有其他原因,如今看来,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林徽茵脸色一沉:“怎么,几年不见,生分了?”
顾城微微一笑:“呵呵,茵儿勿怪,这不是许久未见吗?”
随后,经过林徽茵的介绍,冰芯得知眼前男子名叫顾青辞,但搜遍记忆每个角落,冰芯都不曾记起文人圈内有这号人物。
他究竟是谁?
而此刻,顾城才微微侧目,原来眼前这位就是后世极为有名的一代才女冰芯。
冰芯的作品,顾城见过,也读过。
与林徽茵不同,林徽茵虽然性子清冷,但在她的作品中往往能见到一种温暖的力量。而冰芯刚好相反,看似性格热烈,但在字里行间却充斥着冷意,那是一种对待人世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