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让底层劳苦百姓入朝为官,这里面会有多难?谁又能理解呢?
在世家门阀没有彻底瓦解之前,科举制在唐朝推行不开,这是本质原因。
他微笑看着在家小孙子,安慰道:“不过你说的却很好,见解也很好,这‘寒门’确实需要崛起啦!”
“朕会努力的。”
李闲今日是真的受益匪浅,没接触到皇权之前,他许多见解都太浅薄。
人就是如此,你见到的是什么,考虑的就会是什么。
你见到别人在攀比争富,考虑的永远都是挣钱赚钱。
你见到谷物大丰收,考虑的就是卖力种植耕种。
你见到的是治国治世的大道,那该考虑的又是什么?
李世民给李闲上了厚重的一课,这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贵重。
李世民对这个小孙子也毫无保留,丝毫不设防。
这里面固然是因为李闲本身具备的智慧就不低,能在李世民话锋中接茬,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让李世民很意外。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在这些日子的接触,他很喜欢这个从陇西来长安的小孙子,不然仅仅带他来长安认个路就行了,何必煞费苦心说这么多?他闲的慌么?
归根结底,这是李世民对李闲的一种栽培!
“书本贵,纸张贵,知识贵,那爷爷,是不是这些不贵啦,百姓就能读得起书?”
李世民苦笑道:“嗯。”
其实哪有这么容易啊,就算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平民们依旧难以读得起书,因为这里面还需要找先生教授。
门阀只要控制这些读书人,平民们依旧难以出头。
不过李世民也没有和李闲说那么多,这第一道关都过不去,以后的事考虑起来更加没意义。
李闲却默默的将这些事记在了心里。
街肆上,张亮刚下值,正准备骑马回府,远远地便看到李世民和一旁少年有说有笑,他愣了一下,也没有回府,调转马头,径直朝魏王府走去。
……
魏王府。
李泰坐在湖心凉亭上,盯着两岸树枝上的雪花在发呆。
他脚下的火盆烤的很旺,让凉亭内温度很高。
李泰眯着眼,面色深沉如水,看着张亮,询问道:“微明,你说父皇究竟什么意思?”
张亮是个大老粗,说话也很粗犷,道:“俺看陛下和皇孙亲昵的样子,这分明是要立皇孙啦?”
李泰眯着眼:“他?”
“只要本王找到他是假皇孙的证据,他必死无疑!”
“不足为惧。”
话虽这么说,但李泰胖脸上的嫉妒却显而易见。
他深吸一口气,对张亮道:“找画师画一副他的画像,送到陇西各个衙门,去查查这小子的底,本王就不信那边没有他的消息!”
张亮点头:“好,俺这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