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服男子毛骧浑身一凛,跪地接旨,郑重其事道:
“微臣遵命!”
以毛骧办事这么多年的经历,怎能意识不到,圣上对此事何等关心!
朱元璋已转身离去,心思早已飘远向大漠之上,涌现出那汹汹的兵戈铁马,刀光剑影!
大明立国之本,便是驱除鞑虏!
攻北元之重要可想而知,真的要给樉儿这小子记一个大功!
真要说盐碱地价值还在这之上,纵使出于护犊子之情,朱元璋也只能半信半疑。
也因此,朱元璋越发好奇和期待朱樉的捡漏眼光,到底能到什么程度,故而派毛骧时时探查,汇报给自己。
……
十日后。
朱樉满脸黑灰的从官窑走出来。
这十天内,朱樉从老朱那里得到了这座官窑及其工匠的专属管理权。
老朱非常贴心,把这些工匠的家属都送给朱樉当人质,避免这些工匠泄露工艺。
朱樉就在官窑里待了十天,总算教会这些工匠们烧制玻璃的技艺,烧制出来一批玻璃饰品和玻璃片。
并且让调集一部分人手,将烧制好的玻璃加以打磨成透镜。
透镜打磨很考验手艺,两个月能打磨出望远镜级别的放大镜片就不错了。
朱元璋见到烧制出来的透明琉璃器,个个品相极好,难得是花样繁多,而且第一批就烧制出二十只琉璃器,已是大喜过望。
光是这二十只琉璃器卖出去,轻松卖个六万两不成问题,这才只是第一批,已经超出老朱的最低期望值。
樉儿这小子真的把盐碱废地变成了摇钱宝地!
不过朱樉并没有打算直接售卖琉璃器。
而是向老朱建议,搞一场拍卖会,由他朱樉负责主持和宣传,尽量将琉璃器多卖出点钱。
拍卖会在古时便已有之,叫做官卖,朱元璋立马同意。
朱樉赚到钱,就是给大明筹备军费,当然是赚到越多越好。
朱樉之所以搞拍卖会。
一方面,系统奖励是差价倍数越高,奖励也就越好。
朱樉若是能将捡漏的东西,更高价的卖出去,超出系统所标识的实际价,差价倍数自然上升,系统奖励也就会越好。
说到底,系统标识的实际价,只是一种预估。
不过差价中的收购价,却只能按市场价来计算。
朱樉就得想办法把这个差价搞大,以获取更好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