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朱樉对于那些出尔反尔,弹劾自己的大臣很不爽。
朱樉准备借这次拍卖会,狠狠赚他们一波钱。
等琉璃器价格降下来,这帮大臣能亏得吐血。
在此之前,朱樉需要做些宣传烘托工作。
得先把琉璃器的逼格再往上推高,这样拍卖的时候,才好激起这帮大臣和富商们出价。
至于怎么推高,朱樉回想起之前和李善长之子李祺闲聊的时候,听过的一则传闻。
自从大明停办科举,改用荐举制之后,大明各地的书店生意愈来愈差。
原因倒也很简单,荐举制都是各地豪强或者朝中大臣推举人才上去,不需要考试读书如何。
那书店自然办不下去。
听说有的书店全靠卖一些杂书聊以为生,甚至不得不卖一些粗俗读物。
这些濒临倒闭的书店,便是朱樉所能推高玻璃逼格的重要工具!
之前朱樉身为皇子,不能随意出宫,现如今朱樉负责官窑,其实也就等于默认有了自由出宫之权。
这不捡漏,更待何时?
这样想着,朱樉匆匆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便带了侍卫,前往应天府的各大书店。
……
三味书屋。
这是应天府一家较大的书店,一楼有三个大房间,数个书架摆满了种种书籍,琳琅满目。
只是有的书籍上已落了灰尘,即便是店掌柜也已懒得去擦。
最妙的是书店二楼,设有茶水雅座,虽然只有寥寥几名长衫读书人在里面看书闲谈,但聊得很热切。
书店李掌柜毕恭毕敬的伺候在朱樉之侧,连头都不敢高抬。
不恭敬不行啊,谁能想到堂堂皇子,天潢贵胄,居然会亲自驾临他这么一家快倒闭的书店,真的可以用蓬荜生辉形容,毫不夸张。
朱樉四处转转,还专门到二楼给自己倒了杯茶喝,滋味不错。
在应天府逛了这么大半天,就属这家书店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差价。
他一进门就摸了一下这书店的门,系统显示评估:
【普通书店,有多种书籍】
【市场价:一百二十两银子】
【实际价:一,三万两银子!】
【二,二十万两银子!】
【三,未知(该差价仅能获得一次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