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捡漏狂赚亿倍,老朱后悔哭 > 第十二章 这也算捡漏?还有大的在后面!

第十二章 这也算捡漏?还有大的在后面!(2 / 2)

这也就是书店的第一个捡漏方向。

快倒闭的书店其实都是很好的卖书渠道,然后通过书店卖书,或者直接卖掉书店来赚到三万两银子。

但这并不是捡漏的第二个方向。

这李掌柜显然还不明白,自己当时逛了应天府不少书店,最终为什么选了他这家。

快倒闭的书店多了,有比三味书屋更便宜的,朱樉选哪个其实都是捡漏。

但朱樉之所以选三味书屋,就是因为这家书店是个文人聚会的场所。

这玩意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世人还没觉察。

因为报纸分为两块内容,一块是小说《西游记》,这是目前为了打响报纸知名度的东西。

一块则是时事。

眼下时事部分并没有太多人在意,但其实这才是报纸的核心内容。

在三味书屋聚会的文人会聊天,他们聊天自然就会聊报纸。

聊完《西游记》,就会聊报纸上的时事。

甚至会延伸出去,聊一些应天府别的有趣的事情。

那么书店就是一个最好的消息集散地,能够让朱樉迅速知道,读书人阶层怎么看待报纸上的时事。

甚至还可以从中培养出一批记者。

有了这些,才能办好报社。

不过朱樉并不着急提点李掌柜这些,现在报纸能用来推高玻璃的逼格,让他朱樉在那三十亩盐碱地的捡漏差价弄高点就行。

如果朱樉推算的没错,目标已经快实现了。

这会儿《应天半旬报》应该摆在大明各大重臣的案头上。

原因很简单。

《西游记》本来就是屡禁不止的神书,在严格封禁之下依旧被大量读书人乃至重臣读过。

也就是说迟早都会让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这些人看到。

而现在《应天半旬报》因为卖得便宜,所以影响力很快就扩散出去。

读书人圈子其实很小。

要传到宰相耳中,也只不过是一会儿的事。

他朱樉现在只要出到第三回《西游记》,再把玻璃的神异强调一下,这事就算成了!

……

韩国公府。

李善长正在书房,手持一张《应天半旬报》,津津有味的阅读《西游记》,并不时摇摇头。

……

这本书稳定写,上架就爆更!求点鲜花!评价!收藏!谢谢各位帅气读者!

最新小说: 全球首富装穷:老婆比我还能演 我的完美系统人生 王座之正欲西斜的世界 穿书变成黑莲花抱紧反派 暗夜刀锋 抗命兵王:狂龙入世 重回七零嫁冷面糙汉 崩铁,开局播放大格蕾修! 刷个胖揍小日子视频,惊呆李云龙 末世,我囤积百亿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