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才的话,令学生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燕京大学文学院的院长季老先生,这可是载入教科书的人物,文学界的泰山北斗,扛鼎之人!
可以说燕京大学文学系之所以能够在整个龙国都独占鳌头,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季老先生在这里。
每年逢年过节,特别是季老先生生日的时候,大半个文学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争先恐后的拜访季老先生。
年高德劭,才望超群,就连龙国的历代高层都盛赞季老先生。
可以说,整个文学界能惊动季老先生的事情都没有多少,李英才竟然要因为这篇《岳阳楼记》而去惊动季老先生?
这放在文学界,那就是直接“上达天听”的程度!
此时,李英才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连忙小跑着去了院长办公室。
已经年逾九十的季老先生,此时依然精神矍铄,还有精力去进行古文的研究,每日都是风雨无阻的坐在办公室里。
李英才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在一声清亮的声音后,他才敢进去。
“院长,我今天看到了一篇可称千古奇文的古文,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所以才斗胆来惊动您老人家。”
季老先生轻咦了一声,目中露出好奇之色。
李英才的学术水平他是清楚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些年很是出了不少学术成果。
能够在高手如云的燕京大学中文系站住脚跟,这已经是学术金字塔顶端的人物了。
结果今天,李英才竟然也有文章看不准,特意来找自己?
季老先生也是起了兴趣,戴上老花镜,接过了李英才的手机。
苏明书写的《岳阳楼记》接着便映入眼帘。
季老先生一见到这字迹,目光登时大亮,先喝了一声好。
“好字,真是好字!”
“这字有一派宗师的风度了,哪怕是书协的肖惊鸿也隐隐要逊色一筹。”
“这是哪来的这么好的字?真想求一幅墨宝啊。”
接着,季老先生感叹后,这才认真看起了《岳阳楼记》的正文。
他一口气读到了“其喜洋洋者矣”那里,面色红润,目光明亮,连声叫好,甚至于是拍案叫绝。
“前人之述备矣。”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