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双姝异游录 > 第58章 考校

第58章 考校(1 / 1)

临淮心里虽然有些不满,还是跟着李跃进了书院。书院里的引路师兄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他们,边带路边热情地介绍道:“这书院也建了一百多年了。汤免地处炎、成两国交界处,两国近百年来都不太平,常有战火发生。当时镇守汤免的将军大败炎国后,民生凋零,人口稀少,加之汤免环境恶劣,大多人都不愿意来。为此大将军特意向圣上请旨,从京城迁来了犯了死罪的人在此处生养休息。为教化刁民,方成立了青云书院。择其后代优秀者进入青云书院,若能脱颖而出,还能谋个小官。也算是摆脱了罪犯身份。许多罪犯见后代有出路,牟足了劲送孩子进书院念书。这些孩子念书勤奋刻苦,也许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短短百年时间从这里走出了二位将军,二位二品文官。至于其他的九品芝麻小官更是数不胜数。青云书院也渐渐地在汤免成了首屈一指的书院。百年来书院三立三废,现在还在教书育人,汤免的人才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书院分为甲乙丙天地玄黄七个班……”

临淮对这座书院的历史丝毫不感兴趣,他恩恩了两声就走到了乙班。乙班十几个学子都在埋头苦读,有新人来,只好奇地打量了几下,又继续自己的功课了。蓄着胡子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王夫子见他们来了,指了后面的两个位置,又指了《尚书》的一段让二人去背诵。临淮也不挑,走到最后两个位子,翻开带的书本,原本熟悉的文字渐渐地变得有些陌生,明明刚来的时候,他看这边的文字是没有什么大碍的。这具身体的记忆在消失。

他有些心慌,耐着性子一字一句地往下看。所幸脑子里还认识这些文字,不一会儿这些文字的比划顺序又渐渐地清楚起来。

他试着读了两遍。临淮这具身体原先遗留下的记忆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古今,虽然随着时日的推移,一部分内容渐渐消散,到底基础扎实,他接收了一部分,对于《尚书》记忆颇为熟悉,很快整本书就可以通顺下来了。

王夫子考较了一番,见他毫无涩滞地背诵下来,只当他不是单纯的纨绔,心下欢喜起来,原本视若无睹的神色渐渐地和缓下来,又随手指了《尚书》的一段“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让他解释其中的释意。

临淮搜寻了所有的记忆,这段文字这具身体的原主在书上标记过注释,可是那字太小了,他在脑海里睁大了眼睛,还是看不清锁在记忆里的人所思所想。

他按着自己原本的文学功底,磕磕巴巴地翻译道:“周公说,不能……不能好逸恶劳。知道庄稼长得很艰难,就休息,就知道小人的依靠。看看小人,他们的父母辛苦种庄稼,这些人不知道种庄稼的艰难,玩笑取乐还笑话他们的父母无知……”

夫子听到后面,原本稍微和缓的脸色渐渐地变得凝重起来,他耐着性子听到最后,方舒了口气,道:“这句话不是这么这么解释的。周公说,做君王的不能贪图安逸。如果君王知道了耕种和收获的艰难之后,再去享受安逸的生活,那就可以明白小老百姓的疾苦。我们看看小老百姓们,他们的爹娘在田地上辛苦地摸爬滚打,好不容易挣下了一份家业,可是他们的儿子习惯了坐享其成,不能体会务农的辛苦,于是人就安逸任性了,天长地久就侮辱他的爹娘道:‘老一辈的人懂得些什么。这段话解释是这样的。你的底子尚可,就是释意有些出入,在这方面较为欠缺。若真要考取成国的秀才,也还要下苦功夫努力一番。”说完,又命他写几个字看看。临淮自小哪里写过毛笔字,也不过是托了这句身体的福,拿笔姿势是正确的。只是下笔时,大字横不平竖不直,连孩童都不如,夫子脸色颇为难看。扔了一张字帖,只让他好好地练个十几二十遍在做计较。

夫子又转头询问了李跃一回。李跃规规矩矩地背了一段《尚书》,又把释意说了一遍。夫子还是较为满意的,指了他的不足之处,又布置了新的任务。李跃大喜,听着夫子的吩咐,老老实实地提笔开始写字。

离下课尚远,他看看左侧的李跃,李跃很认真地在读书,没有发现他的小动作。他又看看右侧的同窗,右侧的仿若也无所事事般,恰巧从书本上移开,与他目光相对视。两人相视一笑,上头的夫子似乎发现了他们的小动作,半眯半闭的眼睛睁开落在他们二人身上,而后又闭上眼睛。右侧的同窗扔了一个小纸团,临淮打开一看,乐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最新小说: 港片:枭雄首富,从润死赤裸特工 崩铁:盘点名台词,从刻夏开始 虚空领主:吾乃天命灭世者 都市之血脉传承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骑士:氪命的我,疯狂掠夺词条 撞见英语老师看毛片,灌顶怀八胎 疯妈隔离后,人生开挂 三分瘾 现实源代码:致命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