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寒风呼啸。
李致远踩着积雪,不紧不慢的朝中院儿走去。
他家在后院儿,想要出门必须经过中院儿和前院儿。
这座四合院儿里一共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加起来差不多有百十来号人,其中有七八户都在红星轧钢厂工作。
人一多,隔三差五就能搞出些狗屁倒灶的破事儿来,总有人能整出点新花样。
街道办为了便于管理,于是从前中后三个院儿里,各自挑选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院儿里的“管事大爷”。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邻里纠纷这样的小事儿,基本都是由三位大爷出面解决。
街道办的主要精力则放在了一些重要的核心工作上,譬如房屋安排、工作安排、户口迁移、婚姻介绍等。
其实最开始选出管事大爷,并不是为了处理邻里间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而是因为建国初期,户籍制度并不完善,为了防备敌特搞破坏,也为了深入群众内部,所以才让管事大爷协助街道办管理的。
有点类似于古代保甲制度的弱化版,一旦发现异常人员,就会立即上报,期间不知为国家立下了多少功劳。
后世的朝阳群众为什么那么神奇?
这是有历史原因、有历史传承的!
之后时局稳定下来,敌特消失殆尽,管事大爷的权利也随之大大削弱。
只不过由于街道办人手不足,管事大爷的职位才得以保留下来。
管事大爷平日里负责协助街道办完成各项基本工作,例如宣传国家政策、调节邻里纠纷、维护公众秩序,外加做一些代收水电费之类的杂事儿。
“管事大爷”虽然不是什么正经职位,但街道办每年都会奖励这些大爷一些慰问金或慰问品以作鼓励。
而群众们有什么事儿,也是习惯第一时间找三位大爷做主,所以渐渐的,三位大爷的威望就养起来了。
如果李致远没记错的话,现在院儿里的三位管事大爷分别是: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
没错,这个院儿正是前世网友们戏称“禽满”的那个四合院。
院儿里住着一群六零年代极具特色的老百姓,他们在一件件日常生活的琐事儿中,将人性中的傲、妒、怒、懒、贪、食、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剧中,着重讲述了七个家庭,分别是:住在前院西厢房的阎埠贵家、中院正房的何雨柱家、中院西厢房的贾东旭家、中院东厢房的易中海家、后院西厢房的许大茂家、后院东厢房的刘海中家,以及后罩房的聋老太太家。
正所谓:
民风淳朴轧钢厂,人杰地灵四合院。
耳聪目明聋老太,道德真君易中海。
淡泊名利刘海中,慷慨大方阎埠贵。
足智多谋何雨柱,谦谦君子许大茂。
和蔼可亲贾张氏,贞洁烈妇秦淮茹。
手脚干净贾棒梗,知恩图报小当槐。
这些都是前世网友们根据剧中的人物性格,给他们各自贴上的反面标签。
由此可见,《情满四合院》中,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禽一定是真的。
就说院儿里的三位大爷,他们就像传说中的黄赌毒三忍一样,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爱好,人物性格那是极其鲜明。
如果非要用三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一定是“名”、“权”、“利”。
先说一大爷易中海,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八级钳工,每个月工资九十九块钱,是全院儿工资最高的人。
他年近五十却无儿无女,所以满脑子都在想找人给他养老。
他特别在乎自己的名声,为了维护自己公平正直的好名声,他整天在院儿里宣扬什么所谓的“邻里互助”、“孝敬长辈”,实则全都是道德绑架。
邻里互助,助的是谁?
助的是撒泼打滚、不懂感恩的贾张氏一家!
助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是半夜偷偷摸摸给年轻寡妇秦淮茹送面粉!
孝敬长辈,孝敬的又是谁?
孝敬的是孤寡老人聋老太太,以及无儿无女的易中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