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

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1 / 2)

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 (第1/1页)

本卷第四章一出,好多人提出“姨娘”是父亲小妾的称呼。

我有些奇怪。

这几章有的地方写姨母,有些地方写姨娘,不严谨,都是顺手写的,我统一改成“姨母”,但这两种称呼是一样的。

下面进入正文。

我查阅了资料,主要是《三国志》以及南北朝隋唐史料。

《三国志》里对现代姨妈的称呼是“从母”,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可能还有口语化称呼,但没找到,正史一般也不会写这些。

姨妈的儿子,《三国志》里称呼为“姨兄”、“姨弟”。

可见“姨”这个称呼在此时范围是比较窄的,没有扩散到所有母系长辈身上。

但这是三国时期,不代表两晋,对吧?毕竟称呼是不断演变的。

东晋时王羲之有《姨母帖》,写给卫夫人的,这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有学者认为王羲之的母亲和卫夫人是姐妹或中表亲。

可见此时已经称呼姨妈为姨母了,所以在本书里称呼姨母更合适一些。

然后我又往后看了唐朝时的资料,对姨妈的称呼是“阿姨”、“姨姨”、“姨母”、“从母”,对母亲的堂姐妹称呼为“从姨”、“堂姨”,母亲的表姐妹为“表姨”。

可见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的专属称呼,还没扩散到所有长辈母系。

那么父亲的小妾怎么称呼呢?

史书还真难找,因为小妾地位太低了。

唯一一个资料,贾充儿子称呼李婉为“李夫人”,但李婉是贾充元配,后来也是平妻。

另外,王浑在徐州娶续弦妻,因为没完成礼节,他儿子都不愿拜颜氏。

续弦妻都这样,小妾地位就更低了。

以前我看到有人说,现代人深受明清思想钢印影响,喜欢下意识拿明清几百年套前面两千年。

称呼父亲小妾为姨娘这种事,女频见得多,但女频时代背景多为清朝吧?

至少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的专用称呼,两宋是不是我懒得查了。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 (第1/1页)

本卷第四章一出,好多人提出“姨娘”是父亲小妾的称呼。

我有些奇怪。

这几章有的地方写姨母,有些地方写姨娘,不严谨,都是顺手写的,我统一改成“姨母”,但这两种称呼是一样的。

下面进入正文。

我查阅了资料,主要是《三国志》以及南北朝隋唐史料。

《三国志》里对现代姨妈的称呼是“从母”,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可能还有口语化称呼,但没找到,正史一般也不会写这些。

姨妈的儿子,《三国志》里称呼为“姨兄”、“姨弟”。

可见“姨”这个称呼在此时范围是比较窄的,没有扩散到所有母系长辈身上。

但这是三国时期,不代表两晋,对吧?毕竟称呼是不断演变的。

东晋时王羲之有《姨母帖》,写给卫夫人的,这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有学者认为王羲之的母亲和卫夫人是姐妹或中表亲。

可见此时已经称呼姨妈为姨母了,所以在本书里称呼姨母更合适一些。

然后我又往后看了唐朝时的资料,对姨妈的称呼是“阿姨”、“姨姨”、“姨母”、“从母”,对母亲的堂姐妹称呼为“从姨”、“堂姨”,母亲的表姐妹为“表姨”。

可见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的专属称呼,还没扩散到所有长辈母系。

那么父亲的小妾怎么称呼呢?

史书还真难找,因为小妾地位太低了。

唯一一个资料,贾充儿子称呼李婉为“李夫人”,但李婉是贾充元配,后来也是平妻。

另外,王浑在徐州娶续弦妻,因为没完成礼节,他儿子都不愿拜颜氏。

续弦妻都这样,小妾地位就更低了。

以前我看到有人说,现代人深受明清思想钢印影响,喜欢下意识拿明清几百年套前面两千年。

称呼父亲小妾为姨娘这种事,女频见得多,但女频时代背景多为清朝吧?

至少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的专用称呼,两宋是不是我懒得查了。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 (第1/1页)

本卷第四章一出,好多人提出“姨娘”是父亲小妾的称呼。

我有些奇怪。

这几章有的地方写姨母,有些地方写姨娘,不严谨,都是顺手写的,我统一改成“姨母”,但这两种称呼是一样的。

下面进入正文。

我查阅了资料,主要是《三国志》以及南北朝隋唐史料。

《三国志》里对现代姨妈的称呼是“从母”,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可能还有口语化称呼,但没找到,正史一般也不会写这些。

姨妈的儿子,《三国志》里称呼为“姨兄”、“姨弟”。

可见“姨”这个称呼在此时范围是比较窄的,没有扩散到所有母系长辈身上。

但这是三国时期,不代表两晋,对吧?毕竟称呼是不断演变的。

东晋时王羲之有《姨母帖》,写给卫夫人的,这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有学者认为王羲之的母亲和卫夫人是姐妹或中表亲。

可见此时已经称呼姨妈为姨母了,所以在本书里称呼姨母更合适一些。

然后我又往后看了唐朝时的资料,对姨妈的称呼是“阿姨”、“姨姨”、“姨母”、“从母”,对母亲的堂姐妹称呼为“从姨”、“堂姨”,母亲的表姐妹为“表姨”。

可见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的专属称呼,还没扩散到所有长辈母系。

那么父亲的小妾怎么称呼呢?

史书还真难找,因为小妾地位太低了。

唯一一个资料,贾充儿子称呼李婉为“李夫人”,但李婉是贾充元配,后来也是平妻。

另外,王浑在徐州娶续弦妻,因为没完成礼节,他儿子都不愿拜颜氏。

续弦妻都这样,小妾地位就更低了。

以前我看到有人说,现代人深受明清思想钢印影响,喜欢下意识拿明清几百年套前面两千年。

称呼父亲小妾为姨娘这种事,女频见得多,但女频时代背景多为清朝吧?

至少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的专用称呼,两宋是不是我懒得查了。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 (第1/1页)

本卷第四章一出,好多人提出“姨娘”是父亲小妾的称呼。

我有些奇怪。

这几章有的地方写姨母,有些地方写姨娘,不严谨,都是顺手写的,我统一改成“姨母”,但这两种称呼是一样的。

下面进入正文。

我查阅了资料,主要是《三国志》以及南北朝隋唐史料。

《三国志》里对现代姨妈的称呼是“从母”,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可能还有口语化称呼,但没找到,正史一般也不会写这些。

姨妈的儿子,《三国志》里称呼为“姨兄”、“姨弟”。

可见“姨”这个称呼在此时范围是比较窄的,没有扩散到所有母系长辈身上。

但这是三国时期,不代表两晋,对吧?毕竟称呼是不断演变的。

东晋时王羲之有《姨母帖》,写给卫夫人的,这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有学者认为王羲之的母亲和卫夫人是姐妹或中表亲。

可见此时已经称呼姨妈为姨母了,所以在本书里称呼姨母更合适一些。

然后我又往后看了唐朝时的资料,对姨妈的称呼是“阿姨”、“姨姨”、“姨母”、“从母”,对母亲的堂姐妹称呼为“从姨”、“堂姨”,母亲的表姐妹为“表姨”。

可见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的专属称呼,还没扩散到所有长辈母系。

那么父亲的小妾怎么称呼呢?

史书还真难找,因为小妾地位太低了。

唯一一个资料,贾充儿子称呼李婉为“李夫人”,但李婉是贾充元配,后来也是平妻。

另外,王浑在徐州娶续弦妻,因为没完成礼节,他儿子都不愿拜颜氏。

续弦妻都这样,小妾地位就更低了。

以前我看到有人说,现代人深受明清思想钢印影响,喜欢下意识拿明清几百年套前面两千年。

称呼父亲小妾为姨娘这种事,女频见得多,但女频时代背景多为清朝吧?

至少直到唐代,姨仍是母亲姐妹的专用称呼,两宋是不是我懒得查了。简短写一下称呼问题。 (第1/1页)

本卷第四章一出,好多人提出“姨娘”是父亲小妾的称呼。

我有些奇怪。

这几章有的地方写姨母,有些地方写姨娘,不严谨,都是顺手写的,我统一改成“姨母”,但这两种称呼是一样的。

下面进入正文。

我查阅了资料,主要是《三国志》以及南北朝隋唐史料。

《三国志》里对现代姨妈的称呼是“从母”,这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可能还有口语化称呼,但没找到,正史一般也不会写这些。

姨妈的儿子,《三国志》里称呼为“姨兄”、“姨弟”。

可见“姨”这个称呼在此时范围是比较窄的,没有扩散到所有母系长辈身上。

但这是三国时期,不代表两晋,对吧?毕竟称呼是不断演变的。

东晋时王羲之有《姨母帖》,写给卫夫人的,这是他的书法启蒙老师,有学者认为王羲之的母亲和卫夫人是姐妹或中表亲。

最新小说: 盘点特摄超模哥!开局诺亚! 光之国半吊子?别处叫我宇宙超人 送我去和亲,可我是太子啊母后 柯学:开局查妃英理避税 盘点万界反差二创!保安大帝叶黑 木叶:曹操医生,开局顶撞美琴太 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盘点综漫强者设定:开局眯眯眼! 超模神兽:你管这叫十万伏特? 大庆:暴打庆帝,截胡叶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