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这庶子的地位怕是极为尴尬。
此子可以试着一用。
给贾家掺沙子。
这府邸一赐,贾环才有独立自主的空间。
不必受贾家掣肘,也可以自立于外。
也是神来一笔。
隆正帝将这两张旨意略吹了吹,递给戴权,笑道:“即刻去办吧。”
戴权反倒停下了,略一犹豫,便是道:“今日还有王子腾内侄王安等勋门子弟考封,都不合格。诡异的是,这些子弟出营之后不久被袭,双腿都被打折,伤势颇重。”
隆正帝也是一征,说道:“这些人家的子弟出门,没有护卫随从吗?”
“是有的,但被人打散了。”
“此事中车府派人暗查,看看是这些纨绔得罪了人,还是有别的原因。”
被袭的都是开国一脉。
要是纨绔子弟间斗气生事,也就罢了。
如果是元平一脉和开国一脉的暗中争斗,隆正帝肯定要介入的。
勋贵相斗,是争权夺势,暗下杀手,那肯定是挑战朝廷权威和隆正帝的底线了。
这也是贾环没有痛下杀手的原因。
在实力没有足够强大之前,最好是留有余地。
戴权会意,躬身答应下来。
隆正帝慢慢踱步到殿门前,看着巍峨壮丽的宫阙景像。
红墙黄瓦,一眼看不到边。
掌握这个庞大的又隐忧重重的帝国,隆正帝只能殚精竭虑,一刻也不敢松懈。
大周看似强盛,太上皇当国的元平年间更号称盛世。
但北征和东征两次大战都是惨败,朝廷损兵折将。
象京营节度使贾代化,那一次就是惨败而回。
原本贾代化也想凭战功封爵,却是黯然而归,要不是忠仆焦大,贾代化怕是无法活着回来。
对外战事不利,对内到元平后期时,太上皇怠政,又为了名声故意对勋贵百官过于宽仁。
以致勋贵不法,文恬武嬉。
看似强大的大周,已经到了极度危险之时。
隆正帝当国这几年,拼命弥补,才未使局面再继续崩坏。
但也是心累。
太上皇虽是退位,但在朝中还是有庞大的势力。
使得隆正帝诸多改革措施无法实行。
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元平勋贵。
这些武勋执掌大周军权,这些年把开国一脉压的喘不过气来。
开国一脉原本人才就少,这其中还有不少家族是站在太上皇和义忠亲王那边。
隆正帝只能小心翼翼的布局,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
“希望这一次贾家的这个庶子,能继续给朕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