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目光投向了朱雄英,这个回来的大孙子,他说的话,朱元璋是很重视的。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
“如果查到吕氏跟你母亲、你的死有关,咱,杀她一族满门!”
朱雄英轻轻颔首,如果真有这等事,吕氏上下当诛!
“雄英,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们会让锦衣卫的人来调查的。你现在是太孙,你要帮皇爷爷来处理国事。”
朱元璋这几日来,已是憔悴不堪。
大明辛辛苦苦养了三十多年的儿子,就这么没了,大明的未来突然灰暗了,他内心是既心痛又绝望。
不过,国事要紧。
我们可以说朱元璋心狠手辣,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不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可以说朱元璋对不起自己的臣子,但是你总不能说他对天下不好。
朱雄英死了,马皇后死了,太子朱标死了,他的心都碎了。
不过,他虽然悲伤,却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
一如现在,他依然以国家为重。
这一点,朱雄英就不得不佩服。
历史上,有很多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皇帝!
但朱元璋,绝对是可以单独拎出来说的一个,他也绝对是最累的几个皇帝之一。
他废除了宰相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将皇权、相权一手抓在手中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他几乎达到了封建皇权的巅峰。
同时,这世间的一切,也将由他一人做主。
太子还在的时候,会替他处理奏章,奏折基本上是由太子朱标先看,或者和朱元璋一起看。
可自从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他还是不敢放权。
他害怕李善长胡惟庸之流的权臣,欺上瞒下,包藏祸心……
就算累一点又如何?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对朱元璋说道:
“爷爷,就算是我帮你,也不可能只靠一个两个人,就将整个国家都打理好了。”
朱元璋一怔,他知道这个道理,可不说以前的朝代,就洪武本朝,那些个掌控了国事处理权的人,有几个一心一意是为了国事?
谁不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而利用手中权力,做大自己的势力?
“大孙,你有所不知。咱把相权给废了。李善长和胡惟庸,都在本朝当过丞相。
这两人都是自私自利之辈,欺上瞒下,拉帮结派,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就是相权的隐患。
所以,废除宰相之位,将所有的国事都压在我身上,虽然有些累,但却没有任何威胁。”
朱元璋耐着性子跟朱雄英讲了一遍。
不过朱雄英还是很严肃的看着朱元璋。
“那你的意思是,大明的一切,以后都由皇帝一人处理?”
“作为大明的帝王,辛苦一点也无可厚非。”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
朱雄英摇了摇头,道:“爷爷,这点,孙儿能做到,那以后的皇帝呢?一代一代的皇帝传下去。
要是第四代、第五代中,有人偷懒,他受不了这么累的工作量,或者身体不好吃不消。
如此一来,国家大事,岂不是要耽误了?这问题不是一下子就暴露?后果不是更严重?”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他也想到了这一点,但还是严肃地说道:
“大孙说得对。不过,将权力交给下属,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当然,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懒惰的皇帝,只能是两者取其轻……”
朱雄英却是摇了摇头:“我觉得,可以两全其美!”
“是吗?大孙,你给我讲讲!”朱元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