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侍郎王纯卅升任户部尚书,右侍郎于昕升任左侍郎,夏元吉在四川任职,兢兢业业,擢升为户部右侍郎。”朱允熥继续宣布着自己的任命。
夏元吉去年升任四川主事,建文帝继位后,他就升任了户部的右侍郎。
这是一个提前几年的时间。
“遵旨。”
朱允熥如今可谓手握重权,淮西集团更是不折不扣的保皇党。
“封常开镇国公为吏部尚书!”
朱允熥又下了一道旨意。
这句话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首先,五城军马司被废除,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到了兵部,而汤河则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如今,竟然让常升做了吏部尚书。
到时候淮西集团还不是要称霸整个朝廷?
“冷殿下,历史上什么时候,有哪个将军做吏部尚书的?”
“殿下,开国公资历浅薄,不能做吏部尚书啊。”
“臣附议!殿下可要想清楚了!”
“臣等赞同,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您可不能任人唯亲啊!”
不只是淮西集团,整个朝堂上,几乎有一半的人,都在抗议。
朱允熥虽然让常升当了吏部尚书,但也只是想让常升帮他看着。
朱允熥知道,常升是他的舅舅,他是绝对不会和他抢权力的,相反,他还会帮助他争夺权力,所以,让他暂代吏部尚书一职,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还有两位侍郎在旁协助,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任人唯亲?这有些耳熟,不过我记得有一句话,叫‘选贤不避情’,你说的对不对?”
朱允熥看着一众大臣,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此言一出,他们的脸都绿了,就像是被人吞了一坨屎一样。
这种话,他们怎么可能回答?
淮西集团的一名官员立刻上前一步,开口道:“微臣对殿下英明神武赞不绝口!”
无论谁做了吏部尚书,淮西集团都可以,这对淮西集团来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好处。
“好,此事就此作罢,朱战,朕册封你为九门提督,兵部右侍郎,掌管皇宫禁军,同时,你还将继续掌管铁骑。”朱允熥说着,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大秦铁骑统帅朱战身上。
他一定要把皇宫的九个城门和禁军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然,朱允熥就会担心。
这摆明了就是要把淮西集团的一块肉割下来,不过淮西集团对此并无异议,毕竟朱允熥已经把一块大蛋糕让给了他们,他们也不介意分出去一些。
而且淮西集团也很明白,为了避免被清算,他们必须坚定的站在朱允熥这一边。
所以,也不会和朱允熥对着干。
“臣谢陛下天恩,我等感激不尽!”
朱战急忙道谢,然后便是转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