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只见朱高煦笑眯眯地从怀里掏出一把金豆子,塞到下属手里,说道:
“去军营的时候,用这些打赏我那帮老兄弟,告诉他们,本王不会亏待他们,等本王日后当了皇帝,更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是。”
下属接过金豆子,满脸谄媚,这才退下。
此时的朱镇,结束了一天的打猎,这一天他收获满满。
随着黄昏的降临,朱镇提着猎物来到集市换了钱,随后便兴高采烈地跑去书店。
他在书店精心挑选了四书五经,心中满是对科举之路的憧憬。
“科举啊,这可是一条艰难却充满希望的路,我可得好好努力。”
朱镇喃喃自语着,抱着书往家走去。
而在朱镇小院附近的一辆普通马车里,内阁辅臣杨士奇正坐在其中。
他看到朱镇今日独自一人回来,心中暗喜,正准备下车去敲朱镇小院的门。
就在这时,他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一个身影——
一个身穿黑衣的人,正鬼鬼祟祟地在周围东张西望,而后朝着朱镇的小院走去。
杨士奇的目光瞬间变得犀利起来,他一眼就看到那人手中拿着的刀,那刀的制式分明是大明军队的样式。
“军营的人?怎么会来这里?”
杨士奇心中一惊,作为朝堂上的聪明人,他几乎立刻就猜到了缘由,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
“不好,是汉王的人。”
杨士奇很清楚,朱棣有十二亲卫可供差遣,绝不可能调军中之人进城,那么此事必定和汉王有关。
汉王常年跟随朱棣征战蒙元,军营里大部分都是他的老熟人和亲信。
他派人来这里,显然是已经盯上朱镇了。
杨士奇的手心不自觉地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紧紧地盯着前方,心中默默祈祷那个黑衣人赶紧离开。
然而,事与愿违。那黑衣将士不但没有离开,反而提着刀走到了朱镇的小院门前,弯下腰,眼睛贴着门缝朝里窥视,手中的刀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会挥出。
这一切都被站在马车上的杨士奇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脸色愈发阴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汉王的人守在太孙的院子前,这可如何是好?
一旦这人确认了太孙的身份,必然会痛下杀手。
失踪了十一年好不容易归来的太孙,要是还没来得及重见天日,就被汉王的人杀害,那太子就彻底没希望了。
到那时,太孙得而复失,太子必然悲痛欲绝,而以朱棣那火爆的脾气,恐怕整个应天府都要被他掀翻,大明王朝都将陷入动荡。
“杨大人,那人一直不走,现在怎么办?”
车夫也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焦急地问道。
“要不然我去报官?”
杨士奇摇了摇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深知报官这条路行不通,当地应天府下的京官衙门大多是行伍出身,靖难之时都曾和汉王爷一起打过仗,他们看到是汉王的人,怎么可能出手相助?
而其他衙门,一旦看清是汉王的人,躲都来不及,谁会愿意为了这事去惹祸上身呢?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