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上元知县。”
上元知县虽然官职不大,但也是进士出身。
杨士奇微微点头,心中忽然充满了期待:
“我倒是很想看看两个月后,太孙的考卷会是什么样子。”
太孙将来极有可能继承皇位,即便路上有阻碍,满朝文官也会为他清除障碍,全力助他登上皇位。所以,对于太孙的学业,杨士奇格外关心。
“回去告诉上元知县一声,让他今年院试给我加个位置。”
杨士奇笑着吩咐道。“是。”车夫连忙点头。
就在马车往回走的路上,一位官员急匆匆地赶来,边跑边喊:
“杨大人,那名叫朱镇的少年这十一年来的经历已经全部查清了,我整理成册,请杨大人过目。”
由于太孙身份绝密,杨士奇并未对外透露,朱镇四岁前的事难以查证,但这十一年的经历还能查到。杨士奇接过小册子,向官员道谢,官员受宠若惊:
“不敢不敢,属下告退。”
杨士奇拿着小册子,对朱镇的遭遇十分好奇,便翻开看起来。
小册子并不厚,页数也不多,可杨士奇看着看着,眼眶渐渐泛红。
里面记载的事情,比普通农家少年还要凄惨,每一件事都让人心酸。
杨士奇自己也是寒门出身,所以更能体会其中的孤独、辛苦与无奈。
“太孙啊太孙,你身为皇族血脉,怎会落到如此境地?过得这般辛苦,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
他心中一阵刺痛,
“这……这要是让太子看到,他的心恐怕都要碎了。”
杨士奇不禁想起朱镇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换做其他少年,遭遇如此凄惨的身世,恐怕早就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了,可朱镇不仅坚强地活着,还能说出依靠自己的话,可见他内心是多么强大。
杨士奇心中既心酸又欣慰,连忙对车夫说:
“去太子府。”这是太子必须要知道的事,根本瞒不住。
很快,马车来到太子府,车夫停好车,杨士奇下了车,便有太监前来迎接。
“太子爷,杨大人来了。”
老太监朝着书房内喊道。
“哦,杨大人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书房门打开,朱高炽那胖胖的脸上堆满笑意。
杨士奇朝着太子深深作揖,然后走进书房。
朱高炽迫不及待地问道:
“杨大人,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
杨士奇眼眶微红,从袖子里拿出小册子,双手递给太子:
“太子,这是十一年的经历,请您过目。”
“效率挺高啊,呵呵,辛苦你了。”
朱高炽拍了拍杨士奇的肩膀,然后急切地拿过小册子,仔细翻看。
杨士奇在一旁深深叹了口气,不忍心看太子的表情。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