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想到今天朱镇那充满感激的一句道谢,朱棣就觉得自己亏欠这孩子太多了,总想为他亲手做点什么,否则他也不会在这里干这种枯燥又繁琐的事了。
翻了好一会儿,朱棣终于找到了朱镇的名字。
档案上写着:
应天府人士,父母已故……科举考试要求考生祖上三代清白,所以报名信息很详细。
朱棣照着档案,一笔一划地重新把朱镇的名字抄写到了报名名单上,这才停了下来。
他把名单扔回给那个小官,叉着腰想了想,说道:
“这样,你明天把报名凭证给那孩子送去,随便编个理由,别说是我让你做的,明白吗?”
那报考官连忙点头,如小鸡啄米般:
“明白,明白。”
朱棣严肃地看着他:
“我和那孩子之间的事,你要是敢泄露半句,后果你是知道的。”
朱棣如此亲近一个孩子,如果传出去,朝堂上肯定会有人心生异念。
“皇爷放心……”
报考官急忙说道。直到朱棣离开,那报考官还站在原地,早已是大汗淋漓,永乐帝的威信实在是让他胆战心惊。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小院里。
朱镇刚起床,洗漱完毕后,打开了院子的门。
门刚一打开,他就看到门外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个正是昨天那个报考官。
他们手上还提着好几个袋子,里面装着书本和一些其他物品。
朱镇满脸疑惑:
“你这是?”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昨天还凶巴巴的报考官,今天一大早在自己门口是要干嘛。
那报考官满脸堆笑地说:
“小哥儿,昨天是我多有得罪,今天是特意来给你赔罪的。我给你买了些笔墨纸砚,你可别嫌弃啊。”说完,他连忙让身后的人把书本礼品往院子里搬,一时间院子里热闹起来。
朱镇赶忙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那报考官嘿嘿一笑:
“是这样的,昨天我给忘了,其实只要是应天府人士,就可以直接参加院试。我今天是来给你送报名凭证的。”
说着,他像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盖着应天学政处的大红印。
这理由虽然是胡诌的,但他的这份心意,也算是真的。
朱镇接过那张纸,看着上面的大红印,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肯定是老爷子在背后帮自己。什么应天府人士都能直接参加,他才不信呢,这一定是老爷子为自己争取来的。
朱镇望着手中的大红印,满心欢喜:
“有了这个,我就能赶上科考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仕途在前方闪闪发光,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