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四品知府之侄,另一位则是五品同知之嫡次子。
潘玲芙深思熟虑后,选择了那位五品官的嫡次子。
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已考取童生功名,先前曾有过一门亲事,未料女方在过门前因病去世。
如此说来,两人之间似有一种奇妙的缘分,都曾订过婚约,却又都未成行。
对方知晓潘玲芙的情况,并未介意她过往的婚约。
在一次寺庙进香时的“偶然相遇”后,对方也表示满意,这门婚事便就此敲定,开始筹备婚礼事宜。
此刻,贾敏方提笔书信,将此事细细告知娘家。
她深知,母亲定会心生不悦,故而先行动手,再行禀报。
书信抵达荣国府,史氏阅毕,眉头紧锁,未曾舒展,正如贾敏所料,她心中已然不快。
信中,女儿言辞恳切,却难掩其“自行其是”之实。
事前未露半点痕迹,事成方告知,女儿已然羽翼丰满,明知母亲不悦,仍执意而为。
此事若传扬出去,实乃家丑,史氏只能隐忍不发。
而令她不悦之事,并非仅此一桩。信中,贾敏还问及侄女元春近况,言其已至适婚之龄,家中作何打算。
作何打算?
史氏未予回信。
因他们早已商议妥当,欲送元春入宫,以搏取前程。
对此,贾珠曾提出异议,却遭无视。
他深知自己人微言轻,唯有更加勤勉读书,以期未来能为妹妹撑腰。
表姐婚事无需林祥费心,表哥亦不久后被送入书院,每月仅得下山一次。林祥只需专心读书,以备明年春之县试。读书之余,他亦密切关注姑苏甄家之动向。
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仿佛他先前之猜疑皆为虚妄。
林祥不禁揣测,对方为何突然罢手?
是官府介入追查,还是所派之人暴露,打草惊蛇?
无论何种原因,皆表明对方行事谨慎,一旦有暴露之虞,便立即取消计划。而那不可告人之物,究竟为何?
他心中已有朦胧猜测,遂将众人撤回,但私下又派新人前往甄家附近安顿,意图守株待兔。
除甄家外,他还分心于自家庄子与铺子,时常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