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图南眼前一亮:青砖大院,百年榕树遮天蔽日。天井晾着几竿新洗的衣服,四周种着几株吊兰。一台老式电风扇“吱呀”转动,勉强带来一丝凉意。
“咔嚓——”大姨按下电灯开关。
客厅里,一台十四寸珠江牌黑白电视稳稳地坐在花梨木柜上。
“整条街就咱家有电视机。”大表哥智明骄傲地说,“天天晚上邻居都来看。”
“饮茶先啊!(先喝茶吧!)”陈淑兰已经麻利地泡好了工夫茶。
阳光穿过天井,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茶香袅袅,一碟炒花生,一碟咸酥饼,朴实却温馨。
“阿强仔今日值夜班,听到你们到,特意换咗班。(志强今天值夜班,听说你们要来,特意调班了。)”黄丽华给黄玲倒茶,“阿光请咗假来接你们,佢系统计局做事,朝九晚五几好。(阿光请了假来接你们,他在统计局上班,朝九晚五挺好的。)”
庄图南眼前一亮。统计局?那可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接触数据的部门。说不定……
“图南,食饭喇!(图南,吃饭了!)”陈淑兰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我叫阿光同阿强。(我去叫阿光和志强。)”黄丽华起身,“佢哋喺天台傾紧计。(他们在天台聊天呢。)”
不一会儿,李光明和黄志强从楼上下来。小舅穿着工厂的蓝色工装,眼睛下还带着倦意,显然刚从夜班下来。
饭桌上,一盘白切鸡,一碟豉油皇,一煲老火汤。虽然不算丰盛,但胜在地道。
“阿妹,”外公放下碗筷,“听说你在苏城……”
“爹!”大姨赶紧打断,“食饭时边讲呢啲。(吃饭时别讲这些。)”
外公叹了口气,眼神却落在庄图南身上:“听说你在做小生意?”
“嗯。”庄图南点头,“在苏城卖鱼。”
“卖鱼?”智明瞪大眼睛,“日日揾几多啊?(每天能赚多少啊?)”
“够用。”庄图南笑了笑,眼角余光瞥见大姨父和小舅从楼上下来。倒不如问问花城这边,有什么好做的生意。
“阿强,你去换身衫先啦!(志强,你先去换身衣服吧!)”陈淑兰心疼地看着小儿子。
“唔使啦阿妈,我就系想快啲见阿姐佢哋。(不用了妈,我就是想快点见姐姐他们。)”黄志强笑着在黄玲身边坐下。
庄图南观察着这位年轻的舅舅。二十出头的年纪,皮肤黝黑,手上满是机油的痕迹,但那双眼睛格外明亮,像是藏着用不完的精气神。这位刚满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刚从机床厂下夜班,一身工装还沾着机油味,却执意要等他们吃完饭。
“咿呀——”生锈的铁门被推开,庄图南跟着外公走进了二楼。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愣了一下:青花瓷盆里养着文竹,墙上挂着老式座钟,下方是一台进口收音机。在这个年代,能同时拥有这些电器的人家,绝对称得上殷实。
这座三进的老宅通过天井自然采光。客厅里,一台珠江牌电风扇“呼啦呼啦”地转着,吹散了些许闷热。
“图南,快来喝汤!”黄丽华(大姨)从厨房端出一锅冒着热气的老火汤,香气四溢。筱婷已经坐在桌前,大眼睛忽闪忽闪,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