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鬼子不休息的么?
额,确实不需要休息,因为连夜发起进攻的日军全都嗑药了。
1893年日本医药学博士长井长义意外发现了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毒),发现服用这玩意之后人的精神会变得极为亢奋,让人不知疲倦。于是,到了一战时期,他们便把甲基苯丙胺制成供士兵服用的补品,美其名曰‘觉醒丸’。
这种让人不知疲劳甚至不觉饥饿的神药,让日军非常着迷,所以在军中被迅速推广。
到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原本的‘觉醒丸’已经变成了‘行军丸’,包装上则印成了‘进军之友’,以供日军士兵服用。侵华日军之所以如此凶残而没有人性,除了本性如此,与这玩意也脱不了干系。
而忻口地区的日军部队,在进攻白天的猛攻占领了南怀化阵地,只休息了几个小时,吃过了晚饭,随后便服用了‘进军之友’,接着这帮磕了药的日军士兵便连夜向国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势。
国军这时候却是一片混乱。
因为娘子关战役的失败,日军第20、第109师团冲进了太原盆地,直接威胁到第二战区主力部队的后路,使得国军上下都十分惊慌。
偏偏板垣徵四郎抓住机会,在白天一口气便攻下了南怀化阵地,这又使得国军防线出现了严重的动摇。
国军想要等晚上调整防线,集结部队反攻南怀化阵地,结果日军却根本没有休息,便又发动了新一轮猛攻,这让国军陷入了进退失据的被动局面。
关键时刻,卫立煌将军却是顶住了压力。
面对日军连绵不绝的攻势,卫立煌将军有条不紊地排兵布阵,并且连夜于左右两翼组织了反击,反过来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成功稳住了阵脚,没有让忻口防线被日军攻破。
但在南怀化阵地丢失、而日军已经从东边打进太原盆地的情况下,继续在忻口地区与日军纠缠,显然已经没有了意义,反而有被日军两路夹击包围的危险。
所以在顶住了日军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后,卫立煌将军于是在坚守了一夜一天后,于第二天黄昏时分下令各部队脱离阵地,交替掩护向忻县、太原方向撤退。
为了稳住国军部队,他本人更是与第61军一道,最后撤出忻口防线的阵地工事,作为全军的后卫部队抵挡日军的追击。
而在主将的表率下,国军各部队虽然慌乱,到底还是保持着基本的秩序,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溃败。
但这无法挽回大局。
甚至比历史的局势更加糟糕。
历史上的板垣徵四郎从代县南下,一路攻城略地打到忻口,然后在忻口和第二战区部队对峙了二十多天,第二战区部队因为战事一直不利,所以是有做好撤退的准备与部署的。
而这里的第二战区主力部队,却因为之前局势大好,甚至想要反过来包围歼灭板垣徵四郎部,所以并没有做撤退的准备和部署。
反而板垣徵四郎因为之前积攒了一肚子气,现在发觉国军部队撤退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带领部队追了上来,并且在忻县与第二战区部队又大战了一场,再胜,接着驱赶着第二战区的溃军,便一路南下太原,看架势是想要一口气消灭第二战区主力部队,并顺势席卷整个山西了。
躲在五台山基地的白珩,实时观察着战争的形势。
在得知第二战区于忻县再败后,他忍不住对着总指挥说道:
“第二战区危险了。”
对此,总指挥赞同道:
“看来,我们必须要立刻发动大同战役,解救友军部队于水火了。”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