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淘沙
每年的腊月是最忙碌的,大人们总感觉日子太短,黑夜连着白天,脚不着地忙。家家户户竞赛似的将一年的收成,变着花样地制成美食。
“我去河里淘沙,你们两个去吧。”周长祥走进锅屋的里间,对着正在写对联的两人说道。
“淘沙做什么?不去,俺大娘叫我写对联呢。”周洋头也未抬,正专注地书写着笔画。
“淘沙用来炒花生,留着过年吃。”周长祥转身出门时随口说。
用大锅,人工细沙炒花生可是个技术活。要确保花生壳洁白如雪,没有黑斑,并且果仁香脆可口,烧火的人和翻沙的人必须密切配合,精准掌握火候,这样才能让花生在沙里卧得严实,受热均匀。
看到两人无动于衷,周长祥扳着门框,扭头笑着说:“现在河里有很多小鱼,我可要去逮鱼了。”
一听到要去逮小鱼,周海顿时来了兴趣,催促着周洋:“走,走。洋洋,回来再写。”
看到周海罢了工,周洋也只得放下毛笔,跟着周海走出了锅屋。
“洋洋,拿着罐头瓶子。”周海在墙根处转了一圈,找来了盛鱼的器具。
“到处是雪,去哪里淘沙?”周洋跟在周海身后,小声嘟囔着,满脸写着不情愿。
周长祥扛着铁锨,锨把上挂着一个竹编筐子,悠然地走在前面。听见儿子的嘟囔,他回头瞥了一眼,说:“河里没水的高处都有细沙,关键是要淘洗掉沙子里的泥土。”
去逮小鱼,周海兴致是高的,边跑边提了提裤子。提篮子里的两个罐头瓶子伴着不合拍的脚步,滚来滚去。
“哪儿有小鱼啊。”周海追上周长祥,抓住他的衣角,仰着脸问道,脚步却未曾停下。
“靠河边的水洼里,有暗影的地方都有小鱼。”周长祥看着满脸期盼的周海,讲述着自己的经验。
周长祥领着两个孩子来到绣河的漫水桥。漫水桥是大坝下面连接村庄和灯笼山的唯一通道,也是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们聚集洗衣服的地方。
“这个小水洼里应该有鱼吧。”周洋踩在河边的树墩上,用柳条抽打着岸边的雪,指着一个不大的水洼说。
“嗯,有好几条呢。怎么逮啊?”周海跳到河里没水的高地,蹲在水洼边,指着有些腐烂的柳叶,兴奋地大声喊道。
周长祥放下竹筐,弯腰查看了一番:“嗯,这个水洼靠近河边,还有烂树叶、草窠遮挡,有鱼。”
“大海,去找几块石头堵在小水洼的上游。”说着,周长祥在水洼旁边用铁锨掘开一条小沟,将上游流过来的水引到别处。
“弄不动啊,都冻严实了。”周海扳着一块看上去不大的石头,脸憋得通红。
“去一边吧,提提裤子。”看着周海的棉裤挂在胯上,眼看就要褪下来了,周长祥笑着说,“看看你,找块石头还累得掉了裤子。”
“哈哈,哈哈。”周长祥的话语引得岸上的周洋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