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骨折(二)
自从周长祥去世后,孙菊一直在迷茫彷徨中过日子。如今,看到这沟崖的酸枣树,顿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解开了思想上的症结。
拖拉机停在渠道沿的平路上。刘长连和王杰生抬着一扇木门,快步朝孙菊跑来,刘凤领着周海、王育林兄妹俩紧紧跟在后面。
“怎么把门板都抬来了。”顿悟后的孙菊一脸平静,强忍疼痛,微笑着问。
“长连说用门板抬,能避免再次伤到你的腿胯。我去找拖拉机的时候,他在家就把堂屋的木门卸下来了。”王杰生喘着粗气解释道。
“很疼吗?”刘凤蹲在一旁,用毛巾擦了擦孙菊的脸。
孙菊咧了咧嘴,难为情地说:“我真不争气,让大伙儿跟着操心。”
“说啥话?咱愿意这样?别胡寻思了。”刘凤攥着孙菊的手,安慰道。
“慢点,慢点。先把右腿放在门板上。”刘长连将门板放好,轻轻地把孙菊的右脚移到门板上。
王杰生抓着孙菊的左手,说:“你用右手抓紧门板边,随着我的手劲你慢慢地挪倒门板上。”
“对,对,……慢点,慢点,……”刘凤和王育红用手推着孙菊的肩膀和脊背。
看着平躺在门板上的孙菊,王杰生擦了擦脸上的汗,对刘凤说:“你和长连一块儿去吧,方便照顾。大海和育林帮着抬门板,两个孩子晚上不上课,在医院里也能帮一把。我和育红在家刨地瓜。”
众人齐心协力把孙菊抬到车斗里,按照王杰生的安排,刘长连和刘凤几人陪着孙菊去了镇医院。
王杰生领着王育红来到岭顶地里时,周洋正在刨地瓜。先前散落在地里的地瓜全被堆了起来。
“歇会儿吧,洋洋。”王杰生走到地头,便坐下了。
周洋转过身,看着喘着粗气的王杰生问:“我娘去医院了?”
“去了,我娘也去了。”挎着竹筐的王育红走到周洋跟前,弯腰捡着刚刨的地瓜。
王杰生擦了擦脸,抽着烟说:“甭担心,这是硬伤,好好休养很快就会好的。”
“万一胯骨折,能治好吗?”周洋满脸担忧。
“肯定能治好,就是时间长点。”王杰生吐了口烟,尽可能地舒展眉头。
“不要紧。一些活,我和你一块儿干。让婶子慢慢养着。”王育红提着满满一筐地瓜,倒在地瓜堆上。
看着懂事的王育红在安慰周洋,王杰生没再说话,独自抽着烟,思绪乱糟糟的,脑海中全是周长祥活着时候的事情。
山里人的生活具有季节性,天地也是狭小的。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他们都在上沟爬崖,追逐着太阳。在七沟八壑中的劳作,也就培育了他们爱憎分明的情感。
“情况有点严重,左侧胯髋骨粉碎性骨折。”医生迎着窗台上的灯视窗,看着片子说。
“那怎么治疗?”听到“骨折”二字,周海急忙问道。
医生回头看了周海一眼,不紧不慢地说:“保守治疗吧,花钱少,人也少受罪,就是时间长点儿。”
医生又转向刘长连,建议道:“快冬天了,地里也没农活了,拿些药做保守治疗吧。先石膏固定,拿些消肿和止痛的药,再用中药配合治疗,让断骨快速生长骨痂,也能很快康复。我开好药方,拿够三个月吃的药,用砂壶熬制,一天三次,当天熬制的当天喝完。”
“每包药都是配好的?回家熬制就行?”刘长连看着医生,认真地问。
“嗯,都配制好了。一天一包,用文火熬就行。自然凉至半温后喝,切记饭后半小时喝。”
两人对视后,默默无语,出了门口。突然刘长连又转身走进医生办公室,问:“这期间多吃些什么?有什么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