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声音?"
隔壁房间正在午睡的叄大爷猛然从床上跳起来,慌忙踢了一脚旁边的老伴儿!
"出去看看,那陈家莫不是有人离世了?"
叄大妈被惊得糊里糊涂,但还是朝外头望去,随后猛击了一下大腿:"果真有人过世了,是那位苏大姐啊!"
"什么?"
叄大爷连忙起身向陈天择那边赶去,只见陈天择伏在床上悲痛欲绝地哭泣。
凑近一看,确实如此——陈天择的母亲已然逝去了。
"哎哟……"
闫老三立即大声呼喊起来:"壹大婶贰大婶,在家的人快出来看看呀,刘姐已经去世了!"
各家各户的大门随之打开,众人闻声赶来。年纪大的人直接进到屋里安慰起了伤心的陈天择,帮助整理故人的遗物。
在这个年代,对于生死轮回早已司空见惯,不管之前彼此有多少矛盾,当生命走到尽头之际,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总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美德。
然而,在场却有个人对陈天择家中摆放的一台风扇表现出极大兴趣,那人眯缝着小眼睛滴溜溜地四处打量着。
虽说是首次遭遇亲人去世的情况,但是在周围人的协助下,陈天择最终还是妥善处理完了所有相关事宜。
当今时代,无论红事白事皆不宜过度铺张浪费,受到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限制,陈天择葬礼结束后便回到了自己那个冷清的三间房屋中。
面对空荡荡的居所,陈天择坐在那里叹了口气。泪水既已流尽,告别亦已完成,自今日起他就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生存了,那位慈祥的老人追随其夫及亲生子女远去了。
正值酷暑季节,没多久工夫,待在家里的陈天择已是满头大汗,毕竟青年人火力旺盛散热速度更快些。
"咦?我的电风扇去哪儿了?"
正准备开启凉风解暑之时却发现本应搁置椅子上的风扇不知所踪。
那是部队领导赠送物品之一,除了这台风扇以外还有辆自行车、一部收音机加上两百块钱现钞。
察觉到不对劲之后,陈天择急忙展开搜寻——家中显然是被盗了!
迅速找到装贵重物品的那个箱子检查了一遍后发现还好至少粮食凭证仍在手,要知道在这个特殊时期即使拥有财富没有粮票同样无法购买食物供应所需。
不过——
"粮票数量似乎减少了!"
陈天择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外面一片漆黑。
不过,四合院这时已经通了电,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灯泡。那时候的电费不是按耗电量算的,而是根据灯泡的数量和瓦数来收费。
你家有几个灯泡,多少瓦数,就收多少钱。一只10瓦的灯泡每月1毛钱,20瓦的是2毛钱,依此类推。
通常大家用的是15瓦的灯泡,一个月电费大约是1毛5分钱。
陈天择家里用了三个灯泡,因为有三间房,每间房一个。主卧是他母亲住的,次卧是他的,还有一间是厨房兼杂物间。这在红星四合院里,算是大户了。
因为以前家里人多,光男丁就有五个:爷爷、父亲、双胞胎哥哥和陈天择,加上母亲和奶奶,一共七口人。三间房也不算特别宽敞。
后来,父亲和双胞胎哥哥上了战场,传来噩耗说他们成了烈士。爷爷奶奶伤心过度,没过多久也去世了,留下农村户口的苏吉娣和陈天择。
由于陈天择的母亲没有工作,陈天择又未成年,每位烈士每个月可以给苏吉娣5块钱补贴。三个人一共是15块钱,靠着这点钱,苏吉娣也能把陈天择抚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