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匠,可否教我如何殖产兴业?”
横姬夫人太渴望这个了,这个偌大而破败的家庭,太需要新的财源,来维持住家庭运转。因此横姬夫人探出屏风,一把手握紧了郑诛和的手腕。
气氛一时有些暧昧。
这横姬夫人也太不把屏风当回事了,已经探出来好几回了。
要不明天把这屏风撤了?
握着横姬夫人小小的,软软的素手,郑诛和假正经的咳嗽两声,道:“横姬夫人,我可以手把手的教你殖产兴业。这个事,千万不要告诉尊夫。”
“嗯......叫我横姬就好。”
横姬如梦初醒的缩回屏风之后,小手似乎犹有留恋,在郑诛和的手心留下小小的一钩。
今天这位明国来客,是让她暗淡的后庭生活,突然出现的一抹彩虹。
为什么不讲讲殖产兴业学的具体理论呢?
因为郑诛和自己也不懂。
京师的县学也不教,你只管读四书五经,写墨义经帖,科举也不用,你只管写八股。
侥幸考中科举,高中进士,你可以请个学过殖产兴业的师爷帮你干事,糊弄皇帝大爷的摊派军费。
县学里的教授甚至会严厉批评,认为殖产兴业就是‘兴杨朱之道,一毛不拔而害天下’,学习战国时的杨朱学,人人贵己利己,与兼爱、非攻的墨家完全相反。
还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夏天,那位教授酸酒喝多了,在课堂上批评圣武皇帝穷兵黩武,年年拖着几十万人出塞,从辽东、察哈尔,到河套、宁夏,能不能消停点?
这是那位教授的最后一课,随后就被派遣到察哈尔的察罕浩特,去和察哈尔蒙古打交道了,生死未卜。
据说圣武皇帝特地批了一句话。
“朕要有几十万大军,早扫灭鞑子、灭杀贼獠了。你去给朕变出几十万大军来。”
吹逼不要紧,不要把逼吹到皇帝头上。
郑诛和的脑海里塞满了各种四书五经,对于江南新兴起的殖产兴业之术,只停留于课余吹逼阶段。不是县学里的几个先进派,原先的郑诛和还在之乎者也呢。
所谓手把手的教,其实很简单,就是回头找沈昊申请做生意的资金,然后蛊惑横姬夫人一起找个不容易亏钱的地方投进去,是赚是亏都无所谓,反正就不以挣钱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