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色昏黄,街边的旧书摊亮起一盏破旧的小灯,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头,正收拾东西准备收摊。
张伟瞥了一眼摊上的书,随手拿起一本封面发黄的笔记本,上面写着歪歪扭扭的“数学心得”四个字。
“多少钱?”他懒洋洋地问,顺手翻开一页,看到密密麻麻的手写公式和乱七八糟的图表。
“5块,随便拿,别问我啥内容,我也不懂。”摊主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张伟掏出5块钱扔过去,心想这玩意儿拿回去垫桌脚也行,反正不亏。
摊主接过钱,冷不丁冒出一句:“这是个天才的遗作,可惜没人信。”
张伟嗤笑一声,觉得这老头八成是卖货时瞎编故事,提着笔记本就往家走。
到家后,他瘫在沙发上,随手翻开那本破书,第一页写着“哥德巴赫猜想: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张伟愣了一下,脑子里冒出小学数学课本里的质数概念,5啊7啊什么的。
他继续往下看,笔记里全是看不懂的符号和推导,还有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拆开来看,世界就简单了。”
“拆开?”张伟嘀咕了一句,突然想到自己卖保健品时常用的“拆单法”——大单不好卖,就拆成小份推销。
他来了兴趣,抓起桌上的啤酒喝了一口,心想这猜想听着挺耳熟,好像是个世界难题。
张伟跑去打开电脑,百度了一下,果然跳出来一堆解释,说这是数学界的未解之谜。
他越看越兴奋,手指敲着桌子,心想这不就是个“销售问题”吗?把大数字拆成两个小数字不就完了?
笔记本里还有张手绘图,画了个大圈,里面写着“6=3+3”,旁边还有“8=5+3”之类的小例子。
张伟盯着那图看了半天,脑子里灵光一闪:“这不就跟我的销售报表一样吗?拆开配对就行!”
他抓起一支笔,在旁边的外卖单子上开始写,列出几个偶数:4、6、8、10,然后试着拆成质数。
“4是2+2,6是3+3,8是5+3,10是5+5……”他一边写一边念叨,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写着写着,他忍不住笑出声,心想这东西要是真能搞明白,自己不得成数学家了?
张伟扔下笔,跑去冰箱又拿了罐啤酒,咕咚咕咚灌下去,感觉自己离伟大就差一步了。
他翻回笔记本,看到后面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推导,干脆跳过,直接盯着那句“拆开来看”。
“这老头说的天才,不会是我吧?”他自言自语,嘴角上扬,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张伟决定试试看能不能把这猜想搞明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权当消遣。
他打开Excel,把2到100的偶数全列出来,旁边一列写上“可能的质数对”。
敲键盘敲到半夜,他盯着满屏的数字,发现每个偶数还真都能拆成两个质数。
“6是3+3,12是5+7,20是13+7……”他越看越觉得有门道,手都开始抖了。
张伟一拍桌子,差点把啤酒罐碰翻,激动地想这要是真的,自己不得上新闻啊?
他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想象自己站在领奖台上,接受数学界的掌声。
不过转念一想,他又皱起眉,心想自己连大学都没上过,谁会信一个销售员能证明这玩意儿?
“管他呢,先试试再说!”张伟咬咬牙,决定明天上班偷摸研究,反正经理也管不到他脑子里。
他把笔记本塞到枕头底下,关了灯,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质数和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