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朱祐樘横扫诸国吓傻朱见深 > 第二章 精粮酿酒,朝臣纷纷弹劾(求收藏!)

第二章 精粮酿酒,朝臣纷纷弹劾(求收藏!)(1 / 2)

朱祐樘挑选了四名亲卫出了东华门。

寒风卷着煤渣打在脸上,他裹紧狐裘,目光扫过棋盘般规整的坊市。

这些天御史台弹劾他“暴殄天物”的折子堆了半尺高,可街头巷尾的议论,却让他始料未及。

路边摊的馄饨蒸腾着热气,几个脚夫正就着寒风喝酒。

朱祐樘凑近时,只听一人砸吧嘴:“听说太子殿下用精米酿酒?啧啧,那酒得多香啊!”

“管人家怎么花银子,”另一个咬着烧饼接口,“咱前段日子扛了十袋漕米,挣的钱够婆娘孩子吃半月,知足了!”

朱祐樘拐进乞丐聚集的破庙,掏出几个炊饼。

为首的老乞丐缺了半只耳朵,却梗着脖子道:“您这是可怜我们?要饭是我自己的营生,太子殿下酿酒花的是皇家的钱,关我等何事?”

“可这些粮食......”

“粮食?”

老乞丐掰开炊饼分给同伴,“您给我炊饼,我谢您。太子若肯赏,我更谢。可他不赏,我也犯不着咒人家。这年头,谁不是拼着命讨生活?”

朱祐樘愣住了。

寒风卷着庙外的爆竹碎屑,恍惚间,他忽然看懂了这座都城的底色——街头卖炊饼的小贩会为了铜板争得面红耳赤,却也会在灾年自发施粥;文人骂他奢靡无度,市井百姓却觉得皇家私事与己无关。

这不是粉饰太平的虚浮,而是历经数朝沉淀出的从容底气。

“郑千,”他问身边亲卫,“京城百姓都这般想法?”

“回殿下,”亲卫挠挠头,“去年鞑靼降将封了指挥使,大伙儿也就议论两句,该做工的做工,该赶集的赶集。”

朱祐樘苦笑。

他原以为自己的“出格”举动会激起民愤,却忘了这是成化年间——朝堂上商辂正与汪直斗得激烈,西北战事未平,可市井间依旧是烟火缭绕。

百姓不信“天命所归”的虚话,只信自己攥在手里的日子。

与此同时,五皇子朱祐极的府里,幕僚们正围炉议事。

“殿下,太子此举正是天赐良机!”谋士们眼中闪烁着兴奋,“那些弹劾折子,若能再添把火......”

朱祐极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少年老成地摇头:“莫要轻举妄动。太子虽行事荒唐,可这几日救治伤兵的事,倒也落了个仁善名声。”

他眼底闪过算计,“静观其变,方为上策。”

另一边,六皇子朱祐椋府中,文人墨客正饮酒赋诗。

这位颇受宠爱的皇子望着满桌珍馐,忽然笑道:“太子酿的酒,不知比我这花雕如何?”

众人哄笑,却无人敢接话——这场看似闹剧的风波,早已在京城里掀起暗潮,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东宫暖阁的铜炉烧得通红。

朱祐樘蜷在书房太师椅上,指尖划过摊开的《大明舆地图》,麓川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住。

窗外飘来零星爆竹声,提醒他离新年只剩两日,而他等的弹劾风暴,终于到了最紧要关头。

“殿下,吏部尚书求见。”

老太监陈德哈着白气,将青瓷茶盏搁在案头。

朱祐樘握着狼毫的手顿住——吏部尚书李贤,是先帝时期的重臣,更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就说本宫在研习兵书,不见。”他头也不抬。

最新小说: 前世曝光:开局曝光纯情奥托 大明时空主宰:崇祯大帝横扫万朝 扶妾上位?娶到白月光了你哭什么 人在南洋继承王国,鹰酱加征关税 邪修降临提瓦特,开局玩坏刻晴 娱乐:玩嗨杨蜜秦兰,热芭痴迷! 晚清之先掌兵权再造反 影视:干姐姐乔晶晶,灌顶众女主 乡下来的真少爷,竟然医武双绝 盘点十大魅力反派:开局宇智波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