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 续

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 续(1 / 1)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一百零一章 一统中原(续)

“父亲不在。这外戚的身份自然就落到了姑父身上。如十多年过去。姑父已经是中华朝有数的大臣。执掌民政。位列内阁诸大臣之首。就好比满清军机处领班大臣一般的所在。位高权重。如果李家再入朝。外戚权势大涨必然影响到朝政大局。”李云伦很替自己大哥感到可惜。“我这不成器的也就罢了。就是可惜了大哥。几个弟弟也白读了十多年的圣贤书。”

嫂倒是颇有主见。闻言也不见恶色。只是淡淡的道了句:“那也是他的。”不过这般女子所图的岂是他丈夫的富贵。低声问道。“妹妹在宫中如何?小皇子如怎样?能不能……?”李云伦的那句“那事万万不可提”却是没听进她心里去。

李云伦知道这事的严重性。同北方处合作几年来。他很了解北方处的可怕。要说这巡抚衙门中没有他们的密探李云伦是万万不信的。想了一下。这事还是趁早说明了好。断了她们的妄念。

不然的话。万一被探听到给报了上去。那才是祸事呢!

“我给你们说清楚。此事以后万万不可再提起。万万不可。”小心的查看一下四周。李云伦小声的解说道:“妹妹是富贵命。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命好的不仅仅是咱们妹妹一人。南面的正宫之主和皇上的感情很好。两人是患难相识于微末。二十年来柴皇后是一路陪着皇上走过来的。主持后宫在老臣子之中威信很高。而那皇长子灵敏好学。为人仁厚向来的皇上的喜爱。虽然还没被正式立为太子。可早在几年前就给他配置了一套班子。”李家都到了一步了。李云伦心中又怎么可能不起点期颐?可现实不由人啊。遗憾的说道:“妹妹毕竟是晚了几年。第一胎又是个公主。如今那小皇子尚是幼龄。而皇长子已经快近成人了。”

“这有什么?历朝历代头一个太子有几个坐稳的?不说远的。瞧瞧康熙朝的“戾太子”。四十年的太子不还是被废了么?当今皇上还不到天命之年。怎么的也有十几二十年的盼头。怎么就能放弃呢?”李云伦的老婆林氏也不安分。初闻此事若能心平气和倒真是圣人了。

“就是啊。”他嫂子接口道:“父他老人家位高权重。那就是小皇子|好的襄助啊!凭什么白白的让出去?只有小皇子继了大统。咱李周两家才能真正的荣华富贵。”

李云伦露出了一丝苦笑。“你们不知道。姑父虽然位列内阁诸大臣之首。位高权重。却也仅仅是执掌民政。军队里是插不上手的。原先在山东姑父一起被俘的那些官员。虽然也多有封疆大吏。一部之首可都没兵权。有兵权的也是紧紧地抱着皇的大腿。那里还敢参乎这事?”

“那柴皇后陪着皇上一路走来。深的满朝文武之心不说。她娘家也不凡啊。”李云伦叹了口气。不是李不想争。而是时不在他啊。“柴皇后的弟弟柴坤乃是海军部总长。执掌三大舰队之首的北洋舰队。早前一直是拱卫京师的。那可是实打实的权在握。现在他在山东起事。搜罗了数万兵马还不时的北运兵丁。那是定鼎中原一等一的功臣。”

“而且中华朝初创之期。人才缺乏。所用大臣多是西搬东凑的来的。人员分系复杂。但总的来说可以'为三。其一就是以大秋岛老臣为主的鲁东派;其二则是以姑父和文坛将军为首的仕途派。最后是以清水教残余和被掳走的几百名师爷士子组成的中立派。这一派没多久就分裂了开来。清水残余自成一派。那些个师爷士子因为多有平步青云的。是以又被称为青云派。”

“这其中自然是主导了军部财政部监察部三个主要部门的大秋岛众人最为强势。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首领。可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军中都是独占鳌头。”李云伦的话让边的二位颇有领悟。

他嫂子猜疑道:“这么说。柴皇后就应该是这一派在后宫的策应了。”见李云伦点了头。他嫂子脸色是难看。“有了这批老臣的支持。皇长子的地位确是难以动摇。除非他自己自毁其身。”

“柴皇后支持老人。那妹妹自然也是姑父那一派的策应。余下的呢?那个清水教残余和青云派呢?”林氏也是大为惋惜。却也对中华朝很是好奇。女人天生的就是八卦。

“中华军分海陆两军。陆军之中原本是大秋岛的老人独手遮天。现在掌权的就多了。除去那些不挨进的忠勇军。真正的主力中华军都是鲁东派为正。清水为辅。在军中。清水一的实力仅次鲁东派。”李云伦脸上多了一抹

。“至于他们的后宫的人物……。那就相当奇妙了。禁副都统……”

李云伦说罢就是一阵嬉笑。“男人每一个好东西……”。“哪有不吃腥的猫啊……”

李云伦一番解说后。他嫂子和他媳妇算是安分下了心思。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与其相符合的实力。要让小皇子坐上那位子。他们没这个雄厚实力。

而李云伦的另一番话也多少安慰了她俩。“中华朝封爵讲究“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外戚一般的爵位就是个伯爵。还不是世袭的。-一代。减一级。三世之内若是不立下功那就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了。”

“咱们家立有大功。天下一统时至少也是个侯爵。我的功劳是小了点。但弄个子爵还是可以的。”李云并不在意爵位这件事。也怪不了谁。都是自己做下的。虽然皇上这一是入不了。可二世登基之后。李家就没了顾虑。到那时候。家中若绝才之辈。咱李家依旧是一方豪门。李家能不能兴旺。就要看下一代那群小兔崽子才是咱李家的根基。”

云还有一点没说。中华朝重商。王公勋贵只要有那个资本都可以插上一腿。李云伦知道。自己姑父的那个兄弟十年前就下海了。凭着身家的照顾如今也是一方巨富。很是让他羡慕。李云伦早就有了打算。等到天下一统之时。自己要跟这个表哥好好地亲近亲近。

送走了他嫂子。李云伦带着自己老婆回到了自家的小院子自在逍遥去了。

李云是无官一身轻。可李复鑫李云林郑闵胜(北方处)邓石(北方处)等人就有活干了。释各县府关押的犯人。开库放粮招兵买马。那是没一刻闲着的。

甘肃现在应该是用陷入重围来形容。西面的新疆北面的宁夏蒙古。东面的陕西。南面的青海。都还牢牢地掌握在满清手中。虽然这些省份短时间内抽调不出多少兵马来。可那也是悬在都上的一把刀。不能不防啊!

唯一能让他们提起心气的是不断送来的情报。北方处虽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活动。但他们的传输速度却是要远远快过满清的。李复鑫他们如今知道的军情要远远超过毕传递给伍拉纳。

管圆枫等人率三万余兵马在攻破邯之后。马不停蹄的直杀向河南。连克彰德卫辉两府。现屯兵于封丘。兵锋直指黄河对岸的开封城。

梁明是河南人。早在十五年前的山东起义之时。清廷就知道的一清二楚。当时的陈州府知府(驻淮宁县淮宁县知县都曾大肆调查过此事。淮宁县梁性百姓多有受难的。如梁明卷土重来。声势震天。闹的更大了。而淮宁县反倒是更平涡了。再也没那个不长眼的官吏。敢大张旗鼓的“严查乱匪根源了”。

管圆枫一部一路行来军纪严明。同军纪败坏的清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梁明的身份。是以管圆枫一部走到封丘时兵力已经增长到了四万。这还是他们挑选严格的。若不五万人也凑的起。

而六月中旬。无极县的张子玉部被困一月有余。城中粮草将近。外面又无援兵。无奈之下带领着四万不到的残兵出城投降。至此。直隶南部归于平静。留下五千人马看守俘虏。雄飞先遣骑兵群南下山东。自己亲领着第三师团主力随后跟进。

虽然李复鑫等人不知道如今山东战局的详细情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尽占山东就在眼前。等击败山东清军之后。大军南下进攻归德府(现在河南商丘)。然后兵分两路。北路直上开封。于封丘管圆枫部南北相望就可以两门夹击开封清兵。南路则可以横扫兵力空虚的河南大部。

估么一下时间。八月份。最多八月份。山东河南两地就尽归中华所有了。而更令李复他们惊喜的是南的局势。第二师团在蔡德利的带领下先平定兵力空虚的浙江随后进攻一江之隔的江苏。牵制了不少的清军。为第四师团直捣江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今年的三月中旬开战。四月初第四师团整装待发。由越南分舰队护送破松江府(上海地区)。直抵南京城下。第二第四。两个师联手两个月内剿灭了江苏境内的所有的清军。还有多大六七万的义勇。(江苏福泽之地。有钱的人家多)

随后。第四师兵进安徽。久战兵疲的第二师留在江苏休整。

中原大地一统在即。那天下又何时归一呢?

最新小说: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