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曹魏真英雄 > 16.曹操的少谋

16.曹操的少谋(1 / 2)

?马上就到二十讲了,曹操和汉献帝这一个合体章节还真是够难讲的。除了我预计的前面几讲的曹操征伐传,我们随后还得回到朝中,去看一下那位小皇帝。

赤壁之战后,曹操在军事上面主要做的是三件事情:1.西征马超和韩遂;2.攻打孙权;3.讨伐张鲁。

首先说的是西征梦。事情发生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这是赤壁之战后曹操第一次大规模用兵。此刻的曹操也学聪明了,他明白孙刘联盟已成为了气候,一时半会解决不了。

马超和韩遂拥兵中原,迟早是必须除掉的势力。孙权由于两个人联合,但是周瑜去世这件事情的阻碍,导致了联合的中断。

虽然周瑜的死并不是我们这一讲的重点,但是我们还是得来辨析一下。虽然《三国演义》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周瑜的死就是四个字——水土不服。

其实诸葛亮和周瑜基本没有见过面,周瑜相当于总司令,军衔相当于大将军;诸葛亮相当于下士,也就是高低不同,两个人永远见不了面。

《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是后世杜撰的。周瑜的胸怀并没有那么的狭窄,只不过为了彰显诸葛孔明的特殊身份和聪明才智,所以才故意写出周瑜的坏。

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周瑜提出夺蜀(刘璋)、并张(张鲁)、联马(马超)的建议,所以这让曹操感到了危机。次年一开春,曹操准备对马超和韩遂动手了。

虽然曹操有心征讨他们,但是无奈他们没有谋反迹象,又是曹操推荐的命官,曹操这一次可犯愁了,所以曹操急需一个借口来征讨两个人。

这年三月,曹操命令司隶校尉钟繇西征张鲁,命令征西护军夏侯渊出河东与钟繇会师共进。

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当时马超和韩遂两个人的主要兵力在关中,张鲁的主要兵力在汉中。攻击张璐,必然要经过马超和韩遂的防区。所以此令一出,反对的人很多,这里面就有治书侍御史卫觊,仓曹属高柔。

所认为的恰恰是马超和韩遂之类的家伙皆是赳赳武夫,胸无大志,不过苟安一时而已。张鲁远在深山,道路不通。朝廷劳师远征,恐怕还没有灭掉张鲁,反而惊动了马超和韩遂,那就麻烦了。曹操听到这些劝谏,反倒感到很可笑。如果让马超和韩遂反了,正中他的意思。

对于这件事情,我们的裴松之老先生有话说,因为他所注引的《魏书》里面说过,出这种主意的是钟繇,原因是他认为马超和韩遂“外虽怀附,内未可信”,应该借口讨伐张鲁来强迫马超等送人质(胁取质任)。

曹操让荀彧去问卫觊,但是得到了反对的回答。但是曹操认为既然是钟繇自找事做,那就由他去好了。结果关西果然发生大的叛乱,曹操只好带兵前去平叛,死了几万人才暂时将叛乱平息下去,于是曹操开始后悔不听卫觊的言语。

如果大家还以为这是夸大其词,可以去看一下董卓进京时候西凉兵的士气,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其实我还是认为这件“明讨张鲁,暗伐马韩”是曹操的主张,因为曹操虽然不如他手下的七大谋士(前期六大谋士再加一个司马仲达)足智多谋,但好歹也是熟读兵书。

曹操依据的是一则“伐虢取虞”的典故,目的就是逼反马超和韩遂,在以王者的意志前去讨伐。

说法孰真孰假,我们暂且不讨论了。反正钟繇军队一动,关西十部在马超和韩遂两个将军的率领下真的反了。他们纠集了十万人的部队,准备和曹操开战了。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来了,曹操这下可以名正言顺的“挟天子以令不臣”,马超的智商不高(三国之中智商最高的是孔明),所以这一战曹操必须胜利。

同年七月,五十七岁的曹操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曹操以为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就可以将马超和韩遂灭掉,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张不是跟文明人打,而是跟西戎斗法了。

闰八月,曹操渡黄河,先让自己的士兵渡河,自己则在一百来人的保护下在南岸殿后。刚要渡河,马孟起率领着步兵骑兵杀了过来,曹操却坐在胡床上面岿然不动。许褚和张郃等将士见到事情对于自己这一方没有妙处可言,急忙扶着曹操上船逃跑。

最新小说: 城南政北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南城亡事 替嫁太子妃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东宫娇妾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