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奖惩和激励机制,等赚了钱再慢慢完善。
挣不到钱的公司,谈什么奖惩?你那三瓜俩枣能勾引谁?不是搞笑吗?
之后就是按照现有的人员,逐个填空。
先把村干部都安排到部门负责人的岗位上,年底也好些总作总结不是?
至于他们的酬劳,由村民大会根据合作社的年收益来决定好了。
比如江建国,就被自己儿子委以重任、兼任了行政副总,分管了个二级部门。
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江建国:这个儿子真是亲生的吗?
村里其他有威望的长辈也在部门里挂个顾问或指导。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稳一波总没错。
接下来就是已经忙碌在村里的各个小组,什么后勤、安保、策划、人力资源、人事、工程等等,都按人头列进去。
人手不足的部分,全权交由各部门的负责人自行想办法。
只要愿意踏实工作的,五湖四海的亲戚朋友都可以喊过来。
村里统一审核后,就能当一名光荣的东江村打工人了。
要不是怕带坏风气,江利都想直接列个方案,拉来一个人头给一笔奖金,搞一出低配版的猎头大战。
最麻烦的财务方面,那就让村里的会计做总监,在县里找个会计所帮忙搞定账目就行了。
真·草台班子就这么搭建起来。
具体被安排做事的,实际上都是陆续回村的年轻人们。
虽然只有多人,但江利都面对面聊过,根据他们的想法和特点,都尽可能放在了一线。
无论公司大小,只要有长期发展的意愿,人才储备可是根本。
一旦断层,后果十分严重。
严重到要命的那种。
看看人家万合公司,中层领导基本都是左右的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能给公司带来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反正上面还有老资历们把关,出不了大乱子。
村干部们看过这个管理架构后,再一起讨论了半天。
最后也没有什么大的修改。简单几处修改完善后,就正式成文存档了。
这也意味着,江利为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旅游公司,终于有了基本的运行体制,他这个总经理,算是名副其实了。
真不容易啊。
这事要是放在报纸上,那就应该是:东江村的旅游发展,自此迈入了正规化、制度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