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燚燚看着大家各种不同的表情,又小呡了一口,对着大家说:
“看着其清如水,喝着其烈如火,清香扑鼻,这才是男儿喝的酒。”
闻了闻琉璃杯,深吸一口气。
“好酒是好酒,大家可千万别喝多了,很容易醉的。”
大家尝到了这酒的烈度,都不敢大口喝了,学着火燚燚的先闻一闻,然后轻轻呡一口,在嘴里留存一下再咽下,能完美体会到白酒的香醇和柔和。
每换一次天锅里的水,火燚燚就让换一个酒坛装酒。
每一坛都用量杯量出一点确定一下酒精度,换了五个坛子了,到二十五度后,其它的酒就不算坛了。
五十二至五十四度的白酒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缔合最好,此时酒的口味最醇和。
火燚燚每一坛都大概测一下酒精度,就是为了把酒给勾兑成五十二三度,有一坛基本不用动,就是这个度数了,一坛六十多度的和一坛四十多度的合并混匀一下,就基本是五十多度的酒了。
“大家再试试这些酒。”
火燚燚又招呼众人再试一下每一坛的口味。都觉得五十多度的口感最好。但是三十多度和二十多度的也能接受,毕竟原来都是喝黄酒的,那都只有十多二十度。
火燚燚考虑了一下:
要么这些三十多度、二十多度的酒直接勾兑一下,变成三十度左右的酒。这样就有两种度数的酒出售,一种五十多度,一种三十度。比较省事。但是包装,宣传和营销的事就多了。
要么直接将他们再蒸馏一次,都变成五十多度的酒,那以后就只有一种白酒出售,虽然生产的功夫多了些,但包装、营销的事可就省了很多。
决定还是只卖一种度数的白酒了,这样虽然有些酒要再蒸馏,但整个生产销售的事却可以少很多。
而且以后蒸馏出酒的时候,在酒头另装换坛以后,就可以根据经验和时间等酒到五十度以下再换坛,就是酒管出的酒低于四十度才换坛。
前面出的酒混在一起就是五十多度的酒了。不用像现在一样,天锅每换一次水就换一个酒坛了。
火燚燚考虑的是以后天锅里的水设计成流动的凉水,省去天锅换水这一工序,一是减少人工,二是冷却效果要好很多。那样也就没法根据天锅换水来换坛了。
那样一地锅糟酒蒸馏就只用分四种浓度的酒了,用来做医用酒精的酒头,用来出售的成酒,还需要再次蒸馏的次酒,最后是酒稍子。
酒稍子火燚燚是准备将他提纯成酒精用于医用。
因为这个比较简单,只要将这些酒稍子与生石灰一起加热回流,然后过滤掉沉淀物,再次蒸馏,几乎能得到纯度.%酒精了,按三比一的比例加入水混合就能得到%的医用酒精了。
但火燚燚考虑的是用多次蒸馏的办法将酒稍子提纯到%左右就够了。同样加水混合就是医用酒精了,医用酒精浓度%~%都可以。
这样不用弄石灰,成本要低。
火燚燚也考虑了另一种利用方案,就是将所得的“酒稍子”,回地锅随下次糟酒蒸馏回收,也变成可以出售的成酒,如此循环往复就是。
将这些都告诉桂英,然后装了两瓷瓶酒头,一瓶给了桂英,一瓶自己带了。
“桂英,在给你爹和范舍换药时往他们的伤口上涂一些这种酒精,伤口好得更快。”
火燚燚吩咐桂英。
“酒精?用来凃伤口?”
桂英一脸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