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朱棣突然停下脚步,大喝一声:
“纪纲。”
纪纲立刻回应:
“臣在!”
朱棣走到纪纲面前,眼神变得冰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两个将士把太孙扔到了乱葬岗,你去查清楚,这两个将士,到底是我永乐朝的,还是建文旧朝的?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这一切?又是谁,在幕后伸出了那只罪恶的大手?”
纪纲一脸郑重:“微臣定当全力以赴去查清此事!”
朱棣冷笑一声,重重地拍了拍纪纲的肩膀:
“好好查,朕不着急,朕给你足够的时间。等你查出来了,不管是谁,只要他敢谋害朕的孙子,朕定不会放过他!”
这件事牵扯到十一年前,时间太过久远,想要追查出真正的凶手,必定困难重重。纪纲拱手:
“是!”
此时,朱棣已然基本确定了朱镇的身份,兴奋过后,他转身回到了案几前。
他铺开一张洁白如雪的宣纸,拿起毛笔,神色凝重,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问题,又像是在斟酌如何下笔。
纪纲心思何等玲珑,他怎会猜不出皇上的心思呢?
如今已经知晓了那个少年的真实身份,即便还没有完全查清楚所有细节,但赐封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只是,皇上会赐给那个少年什么样的名分呢?
是仅仅恢复长孙之名,还是……
恢复那个最为尊贵的称号——
皇嫡长孙呢?
别看这两者只是相差了两个字,可其中的差别却犹如天壤之别,甚至会影响整个大明天下的局势。
若是只赐封长孙,那或许只是一件平常之事。
可若是赐封皇嫡长孙,那就意味着太子的地位将会稳如泰山,汉王朱高煦就必须前往云南就藩,而朱镇,在太子百年之后,将成为皇位最顺理成章的继承人!
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就已经预定了皇位,这是何等至高无上的殊荣啊!
古往今来,又有哪个皇孙能有如此荣耀?
而且,一旦赐封皇嫡长孙,太子那原本摇摇欲坠的位置,也能因儿子而变得固若金汤。
纪纲心中清楚,若是真的赐封皇嫡长孙,他可得提前向太子示好。
此刻,皇上的决定至关重要,纪纲看着朱棣迟迟不下笔,他感觉自己的心都在随着皇上的动作而颤抖,心中满是激动与紧张。
朱棣沉吟良久,终于挥笔在圣旨上写下了一行行大字。
他觉得,自己亏欠孙子太多了,既然已经找到他,就不能再亏待他。